酒的起源和液体文化的滥觞
- 阅读次数:1729次
- 发布日期:2018-11-06
酒的起源和液体文化的滥觞
![]()
编前话:去年春节前,《经典洛阳》推出了“洛阳年节文化经典系列”——《洛阳狮舞:百姓的摇滚》、《旱船高跷:社火的奇葩
冬至一过就交九了。
且慢!饮水思源,饮酒思泉,咱先不忙着喝酒,还是先说一说酒的起源吧。 唐代诗人李贺是洛阳人,爱喝酒,也知道酒星的存在。他在《秦王饮酒》中有“龙头泻酒邀酒星”的诗句。诗仙李白,很多诗是在酒罐子里面泡成的。他在《月下独酌》系列诗篇中写道:“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;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圣贤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?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但得醉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”这哥们儿,不但把酒星写出来了,还把喝酒的理由也写出来了。
那么天上到底有没有酒星呢?自古以来,我们的祖先都相信天上有“酒星”,并认为酒是酒星酿造的。《晋书》中记载:“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,酒官之旗也,主宴飨饮食。”
关于猿猴造酒,有不少有趣的传说,似乎也有一些科学依据。 猿猴不仅会饮酒,还会造酒,这在古籍中多有记载。清代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写道:琼州(今海南岛)多猿……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,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。清代的笔记小说中也提到:粤西山中多猿,善采百花酿酒。砍柴人入山饮之,香美异常,名曰猿酒。据明代文人李日华记载:“黄山多猿猱,春夏采杂花果置于石洼中,酝酿成酒,香气溢发,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。”说来有趣,凡发现猿酒者,皆砍柴之人也,大概是他们常常进山,因此能遇到常人难遇之事。 这些记载,出于不同时代和不同人之手,起码证明了在猿猴聚居之处,多有类似酒的东西出现。至于这种似酒非酒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,是猿猴有意识地炮制出来的,还是果实在特定的环境中发酵而生成的,还有待研究。有人从酒的生成原理方面探讨多年,并有所斩获。 此类研究者认为:酒是一种发酵食品,是由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时产生的。酵母菌是分布极广的菌类,在广袤的原野中,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,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殖。含糖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品。成熟的野果坠落到地上,由于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,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。 其实,如果你留意一下,就可以在水果摊附近甚至在垃圾箱附近,嗅到水果腐烂后散发出来的酒味儿。我们知道,大自然中的不少动物都懂得储存食物,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,贮存大量水果于石洼之中,堆积的水果因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,流出酒浆,这也是很自然的事。 当然,猿猴并不知道这是酒,它们只是觉得这东西能喝,味道很香甜,比水好喝多了,所以它们屡屡炮制。如此一来,人们便认为猿猴会造酒。其实,猿猴从品尝发酵的野果,到后来有意识地“造酒”,必然要经历漫长的岁月,但既然人类是由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,那么猿猴造酒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。
禹臣仪狄造酒醪,酒圣杜康作秫酒。
但也有人对仪狄造酒说表示怀疑,例如孔子的八世孙孔鲋曾说:帝尧和虞舜颇能喝酒,都是海量。而帝尧、虞舜都早于夏禹——那么仪狄造酒之说就不可信了,因为仪狄是夏禹时期的人,既然早在帝尧、虞舜时期已经有了酒,仪狄还用再发明酒吗? 孔鲋不愧是孔子的后代,他的推理颇能服人,但我们也可以推理一下:远古时期交通不便,一个地方有了发明创造,猴年马月也传播不到另一个地方,也许帝尧、虞舜已经在大口大口地饮酒了,可仪狄这一茬人还不知道,还在努力攻关呢。 用粮食酿酒,程序是很复杂的,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,当时一定有不少人同时在造酒,但都处于摸索阶段,估计有各种各样的造酒方法。仪狄把散落于民间的造酒方法加以比较,去粗取精,造出了一种更像酒的东西,并由此留下了大名。此种推理似乎可信。 考古发现证明,早在夏朝也就是距今4000多年前,已经有人在酿酒了,这已被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实。譬如河姆渡文化时期,离现在已经六七千年了,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,有大量的陶器和农作物,这说明酿酒的两大物质条件已经具备。位于四川的三星堆遗址,其年代在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,那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,而且有酒具如杯、觚、壶等。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古人不同,现代人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酒的起源:人类不是发明了酒,而是发现了酒精!酒里的主要成分当然是酒精,学名乙醇。许多物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变成酒精,如谷物中的淀粉,在自然界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,逐步分解成糖分和酒精,就酿成了谷物酒。同时,水果、乳汁也可以转化成酒。 由此看来,酒是早晚都要出现的,它必然要点燃我们的激情,或者说必然要恍惚我们的意识。上天不造酒,猿猴就要造酒;猿猴不造酒,仪狄就要造酒;仪狄不造酒,杜康就要造酒。 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,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,是杜康。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。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,即粮食造的酒。杜康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,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。晋代江统著的《酒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酒之所兴,肇自上皇,或云仪狄,一曰杜康。有饭不尽,委余空桑,郁结成味,久蓄气芳,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。”这棵古桑树,据说就在汝阳县蔡店乡,古桑的旁边是杜康村,村旁一条小河叫杜康河,其间流淌的无数美好的传说,都与我们洛阳有关。 |